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

主营:江苏清障车生产厂家,广东清障车销售,河南清障车厂家

免费店铺在线升级

联系方式
  • 公司: 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
  • 地址: 湖北省
  • 联系: 张经理
  • 手机: 15671259367
  • 一键开店

盐城一拖一清障车,多年经验

2022-10-19 11:28:01  362次浏览 次浏览
价 格:面议

清障车全名为道路清障车,又称拖车、道路救援车、拖拽车,具有起吊、拽拉和托举牵引等多项功能,清障车主要用于道路故障车辆,城市违章车辆及抢险救援等。清障车按类别主要分为:拖吊连体型、拖吊分离型,一拖一型,平板一拖二型,多功能清障车,液压自动夹紧型。

随着高等级路面和在用汽车的增多,清障车也得到了发展。但是在清障车发展的同时,不可避免的有些不因素也在随之发生,所以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清障车的操作。 [2]

1)驾驶清障车倒车前,应该仔细观察倒车路线,确认具备倒车的条件后才可以倒车。倒车过程中要缓慢行驶,注意观察清障车两侧和后方的情况,并且 随时注意车头两侧的空间位置,随时做好停车的准备,以免因为转向角度过大而发生的擦碰事故。即便是后方道路条件很好,也不得加速倒车。

2)在一般道路上倒车应该避开交通繁忙、非机动车和行从较多、路面狭窄的路段。倒车时,若发现有过往车辆通过,应该主动停车避让。因为掉头需要倒车时,应该选择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的地段进行。

3)清障车如果需要掉头应该选择没有禁止掉头的标志,交通流量小的宽阔路段进行,严禁在不准掉头的区域或危险路段进行掉头,清障车掉头前,应该首先观察清障车后面交通情况,确认。

4)清障车掉头过程中,应该严格控制车速,仔细观察道路前后方的情况,确认后才能够前进或者倒车,并且随时做好停车的准备。在坡道上必须掉头的时候,每次停车都应该使用清障车手刹控制,以免因为清障车溜动而造成的事故。

有了自动变速箱,人们可以在一脚油门、一脚刹车之间,完成对汽车的驾驶,非常轻松。如果车主平时忽视对自动变速箱的保养,娇贵的自动变速箱很容易出现故障。

技巧1

清障车长时间停车时,换挡杆仍挂在D挡。

在等待通过信号或堵车时,若时间在一分钟内可以将换挡杆保持在D挡,但时间比较长的话,换入N挡(空挡),并拉紧驻车制动,否则会使变速器油温升高,油液容易变质。

技巧2

高速行驶或下坡时,把换挡杆拨在N挡位滑行.

有些驾驶员为了节油,在高速行驶或下坡时,将换挡杆拨到N挡滑行,这很可能烧坏变速器。而当下长坡确需滑行时,可将换挡杆保持在D挡滑行,但不可使发动机熄火。

技巧3

在自动变速器P或N以外挡位起动发动机。

在P或N以外挡位起动发动机,虽然发动机不能运转,但有可能烧坏变速器的空挡起动开关。所以只能在P或N挡才能起动发动机,起动发动机前一定要确认换挡杆是否在P或N挡。

技巧4

坡道停车时不使用驻车制动。

在坡上停车时,不使用驻车制动会存在隐患,虽然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在P挡位设有的停车锁止机构一般是很少失效的,但一旦失效就会造成意外事故。

技巧5

只要D挡起步,一直加大油门就可以换到高速挡。

这种做法是错误的。因为换挡操作应是“收油门提前升挡,踩油门提前降挡”。也就是在D挡起步后,保持节气门开度5%,加速到40km/h,快松油门,能提高到一个挡位,再加速到75km/h,松油门又能提高一个挡位。降低时按行车车速,稍踩油门,即回到低挡。但必须注意,油门不能踩到底。否则,会强行挂入低速挡,可能造成变速器损坏。

道路清障车结构和操作方法

一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

{一}取力装置

取力装置由油泵、取力器、软轴拉线组成。用以将汽车动力输出至油泵,成为液压能。它是通过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的手柄的动作,通过软轴拉线使取力齿轮与汽车变速箱内取力输出齿接合或分离,从而使油泵工作或停止。

注意:汽车行驶时,取力器中的取力齿应脱开,油泵不工作。

{二}液压传动机构

取力器接合后,油泵工作,高压油进入多路换向阀。通过操控换向阀上不同的手柄,即可进行各种动作。

{三}牵引系统

高压油驱动液压马达带动绞盘。当液压马达工作时,其控制阀手柄在“放”的位置,可以自动放钢丝绳,将控制阀手柄扳到“收”的位置,此时牵引车辆或收起钢丝绳。

注意:车辆正常行驶时,应将钢丝绳钩拉紧挂在平板端部环孔上。

{四}托举装置

此型车使用轮胎托架,轮胎托架分为前托架和后托架。前托架套在摆臂两端,并用弹簧销固定,后托架插在前托架的方孔内,并用销子固定好,同时用紧固拉锁将轮胎锁牢。

网友评论
0条评论 0人参与
最新评论
  • 暂无评论,沙发等着你!
百业店铺 更多 >

特别提醒: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、产品及其它相关信息,均由用户自行发布。
购买相关产品时务必先行确认商家资质、产品质量以及比较产品价格,慎重作出个人的独立判断,谨防欺诈行为。

回到顶部